三亚中瑞师生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绽放光彩
11月30日晚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以下简称“运动会”)
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三亚中瑞师生积极参加此次民族体育盛会,充分展现了学院的风采与担当,在这场民族体育盛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运动会筹备与正式比赛的41天期间,三亚中瑞共有1580 名学生和 112名师生参与运动会的开闭幕式观众组织、闭幕式节目演出、毽球比赛竞赛组织、志愿服务,以及运动会后勤保障服务培训与质量督导等多项工作。这些工作顺利开展的背后,彰显的是三亚中瑞对社会责任的积极践行与无私奉献。无论是在酒店志愿服务岗位上,还是在会场安检工作中,亦或是在表演舞台以及观众席间,都随处可见三亚中瑞学子忙碌且坚定的身影。他们用真诚的微笑和专业的服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嘉宾及观众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赞誉。
星光闪耀,奉献精彩表演
他们在舞台上用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声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200名三亚中瑞学生参与了闭幕式《金帆银海汇天涯》、《我的阿勒泰》、《清风吹过歌满坡》、《对歌对到日落坡》、《我和我的祖国》等8个节目的排练和演出,54个日夜,972个小时的排练。最终在11月30日晚的运动会闭幕式上,完美展现了三亚中瑞学子对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诠释,向全国观众传递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感。
在排练过程中,同学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反复练习每一个动作,力求在闭幕式上呈现出最完美的演出效果。
掌声雷动,彰显热情观赛风范
三亚中瑞在运动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共组织了1000名师生作为现场观众,在看台上为运动会节目的精彩演出激情呐喊,他们的欢呼声和掌声成为了赛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师生们为运动员们送上最热烈的祝贺和鼓励,体现了三亚中瑞学子的团结精神和对体育精神的尊重。
技艺专精,尽显卓越赛会担当
在运动会举办期间,三亚中瑞是运动会毽球比赛的竞赛场馆,学院成立了工作专班,全面参与保障毽球比赛项目的场馆改造、赛事组织、志愿服务、场地管理和服务保障等工作,有力保障毽球竞赛项目圆满结束。同时,受运动会执委会委托,三亚中瑞发挥自身在酒店、旅游、餐饮、航空等专业优势,针对运动会后勤保障工作编制了《后勤保障服务培训手册》,为500余名运动会后勤保障服务专班成员开展了接待礼仪、服务礼仪、应急处置和急救等培训,并组织专业团队赴22家运动会接待酒店开展后勤保障督导工作,为运动会的圆满举办提供有力支撑。
学院为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后勤保障服务专班开展运动会后勤保障服务培训
学院组织专业团队赴22家运动会接待酒店开展后勤保障督导工作
学院志愿者参与运动会各项志愿服务工作
改造后的运动会毽球比赛场馆
学院体育教师担任毽球赛场的竞赛助理
学院教师参与毽球竞赛事务组工作
学院学生志愿者承担毽球竞赛信息组工作
雄姿飒爽,勇夺桂冠荣耀之光
在板鞋竞速赛场上,三亚中瑞的学子们奋勇争先,凭借着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出色的个人素质,分别斩获了板鞋竞速项目的男子60米、女子60米的第一名以及男子2*100米第三名。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们目光坚定,步伐整齐划一,喊着响亮的口号,向着终点全力冲刺。他们在日常训练中挥洒了无数汗水,不断磨合彼此之间的默契,才能在赛场上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实力。这一冠军荣誉不仅是对参赛学子们努力拼搏的最好回报,更是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的成果展示。
无声奉献,传递贴心服务温情
在运动会的各个赛场和入住酒店,共有599名三亚中瑞志愿者用热情和专业精神为运动员和嘉宾提供了专业服务,他们从筹备到闭幕一直坚守岗位,无论是比赛器材的准备与维护,还是运动员和观众的引导与咨询,都能看到志愿者们忙碌且认真的身影。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接受了严格的培训,只为在赛事期间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志愿者们冷静应对,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毽球比赛的每一场对决都能在有序、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志愿者们通过付出的巨大努力,获得了运动会志愿者指挥中心的高度肯定。
同时,在闭幕式举办地白鹭体育馆,三亚中瑞的志愿者们承担起了安检工作的重任。他们严谨细致地对每一位入场人员和携带物品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为闭幕式的顺利进行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岗位到最后一刻,确保了整个活动的安全无虞。
三亚中瑞师生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的出色表现,彰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卓越成果。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师生志愿者服务和运动会比赛中的鲜活教材,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激励青年学子在倾情奉献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奋勇拼搏中展现使命担当,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增强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时代大我的幸福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